工業廠房規劃設計
工業廠區的規劃設計對經濟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并且工業廠區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城市的建設與發展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一、工業廠區規劃設計的原則
1、控規導則
(1)有氣體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不得布置在城市上風向,有水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不應布置在城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及環巢湖地帶。
(2)有污染的工業項目嚴禁與居住、公共設施等其他用地功能相混合,與其他非工業用地之間應符合相關防護距離規定;污染較嚴重的工業項目應集中布局在循環經濟園。
(3)工業區配套設施應充分考慮區位、產業門類、就業人口等因素,集中配套生產和生活服務設施。
(4)工業項目用地規模應依據項目規劃的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以及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和總投資額等指標核定。
2、總平面布置
這是工業建筑設計的首要環節。在廠址選定后,總平面布置應以生產工藝流程為依據,確定全廠用地的選址和分區、工廠總體平面布局和豎向設計,以及公用設施的配置,運輸道路和管道網路的分布等。此外,生產經營管理用房和全廠職工生活、福利設施用房的安排也屬于總平面布置的內容。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問題和保護環境質量也是總平面布置必須考慮的?偲矫娌贾玫年P鍵是合理地解決全廠各部分之間的分隔和聯系,從發展的角度考慮全局問題。
3、可持續發展
廠區應該是一個人和自然有機協和的統一體,實現社會經濟和自然生態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協調發展,建立人與自然共生共息,生態與經濟共繁榮的持續發展的文明關系,把生態環境保護、建筑持續發展作為必須具有意識和行為準則。
4、以人為本
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設計以滿足人們對現代生產、工作環境所要求的舒適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經濟性為出發點。創造出一個布局合理、功能齊備、交通便捷、環境優美、節能化的示范現代工業區,充分考慮現代人的生產、生活方式,形成─種綠意盎然、自然和諧、高尚的生產、辦公環境。
二、工業廠區建筑設計要
1、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
生產工藝是工業廠區規劃設計的主要依據,生產工藝對建筑提出的要求就是該建筑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因此建筑設計在建筑面積、平面形狀、柱距跨度、剖面形式、廠房高度以及結構方案和構造措施等方面的同時還要滿足廠房工期短、能盡快投產、滿足貨物入庫出庫需求。
2、保證良好的生產環境
下面幾點是必須做到的∶①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一般廠房多為自然采光(見工業建筑采光),但采光均勻度較差。如紡織廠的精紡和織布車間多為自然采光,但應解決日光直射問題。如果自然采光不能滿足工藝要求,則采用人工照明(見工業建筑照明)。②根據不同消防類別采取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自然通風是利用房間內外冷熱空氣的密度差異和房間迎風面、背風面的風壓高低來進行空氣交換的;機械通風是使用通風設備向廠房(房間)內送入或排出一定數量的空氣,進行空氣交換和處理工作,滿足生產和消防的需求。③控制噪聲。除采取一般降噪措施外,還可設置隔聲間。④對于某些在溫度、濕度、潔凈度、無菌、防微振、電磁屏蔽、防輻射等方面有特殊工藝要求的車間,則要在建筑平面、結構以及空氣調節等方面采取相應措施。⑤要注意廠房內外整體環境的設計,包括色彩和綠化等。
3、四大要點
(1)色彩:當建筑坐落在一個自然因素較多的環境中時,對色彩的考慮基本上有兩個出發點,其一是協調觀念,通過采用與周圍自然環境相同或相似的建筑材料和色彩使建筑在視覺上更多地與自然融合。其二是對比觀念即通過采用與周圍環境色系相差較大甚至對比的材料和色系,造成建筑與周圍環境明顯的圖底關系以突出建筑在環境中的獨特性。
(2)立面:工業廠房的立面造型與其使用功能,氣候等因素息息相關,應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根據科學的建筑構圖原理采取相應的立面設計方法,促使工業廠房建筑擁有大方新穎的外觀特點,構建出內容和形式有機統一的體型。
(3)材質:廠房在材料的選擇的時候是極為重要的,廠房對于選擇材料首要考慮的就是耐用性(耐磨,耐久,耐壓....),實用性,燃點低(廠房不比辦公室,廠房發生火災的事故率較高)的材料。
(4)結構安全:結構安全主要集中在3大重點,即上部結構的穩定性,構件的強度和基礎的穩定性,同時建筑結構也需符合國家標準和有關規定;新建、改建、擴建、室內裝修項目及燃油〈氣)鍋爐等設施必須經消防審核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