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屏錦鎮 旅游特色小鎮建設方案
為改善屏錦鎮場鎮基礎設施和居民人居環境,提升場鎮品質,全面推進工業向旅游、商貿業轉型,打造中國西部氧吧——旅游特色小鎮,促進屏錦鎮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使屏錦鎮成為“場鎮提質擴容、特色農業增效、工業轉型升級、商貿旅游繁榮、城鄉環境治理、民生實事改善”的開放宜業、生態宜游、和諧宜居的旅游特色小鎮。結合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小鎮名稱
中國西部氧吧——梁平縣屏錦鎮
二、組織保障
梁平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培育發展特色小鎮的指導意見》(渝府辦發〔2016〕111號)及《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申報工作的函》文件精神,全力爭取、有序引導、大力培育發展特色小鎮,縣級層面集中規劃、金融、財政、用地、人力資源等相關政策支持屏錦發展旅游特色小鎮。6月28日,縣委陳孟文副書記召集縣建委、縣國土局、縣規劃、縣財政局、縣發改委、縣農委、縣經信委等相關部門專題研究了屏錦鎮發展旅游特色小鎮事宜,要求各部門積極支持屏錦鎮的旅游特色小鎮建設工作。
(一)加強規劃指導。根據生態保護發展區和生態產業發展區功能定位,圍繞《屏錦鎮總體規劃(2008年-2020年)》目標,支持特色小鎮推進“多規合一”,統籌特色小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等現行規劃,組織編制特色小鎮建設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二)加大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專項建設資金、特色小鎮專項建設資金原則上用于特色小鎮建設,其它專項基金優先安排特色小鎮。加強信貸政策指導,引導銀行金融機構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金融需求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特色小鎮建設的信貸支持,積極利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供給,加大定向支持力度,擴大金融機構新型城鎮化建設信貸資金來源。鼓勵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基礎設施PPP項目投資基金等支持特色小鎮建設。
(三)加強財政扶持。積極爭取、用好用活市級小城鎮專項建設資金、市級中心鎮專項建設資金、市級特色小鎮專項建設資金?h財政每年安排適當專項資金用于特色小鎮建設,縣級各相關部門將特色小鎮建設納入專項資金支持范圍?h政府將配套費返還屏錦鎮用于場鎮基礎設施建設。
(四)落實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時序,全力爭取市級特色小鎮建設用地專項計劃指標。綜合運用增減掛鉤周轉指標、地票等政策,充分保障特色小鎮建設用地需求。支持特色小鎮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林地承包經營權自愿退出機制探索,盤活農村土地資源。
三、人口規模
全鎮戶籍人口6.8萬,轄19個行政村、2個社區,幅員102.11平方公里,城鎮建成區面積3.07平方公里。其中,場鎮常住人口已達3.4萬,吸納周邊區縣和鄉鎮人口1800余人,并呈逐年上升趨勢。
四、區位優勢
屏錦鎮歷史悠久、資源富集、人文薈萃、交通便利、商貿繁榮,素有“小香港”、“小重慶”之稱,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以“山水如屏,形色似錦”而名,始稱“屏錦鋪”,后名“紅石梁”。建國前為梁山“首場”,1992年10月撤區建鎮,2003年7月,原屏錦鎮與七橋鎮合并建立屏錦鎮。全鎮幅員102.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47公頃,荒山、林地6.08公頃,退耕還林面積532.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33.3%,F有鎮屬及駐鎮單位34個,含派出所、學校、醫院、銀行、石油、水利、消防站等相關單位。
該鎮位于梁平西南部?h省市區域,緊鄰重慶萬州區、墊江縣、忠縣、開縣和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大竹縣;在縣域內,東臨聚奎鎮、和林鎮,西接七星鎮、大竹縣,南毗回龍鎮、蔭平鎮,北壤竹山鎮。交通便捷,距離縣城26公里,渝宜高速公路16公里、達萬鐵路梁平站30公里、萬州港90公里。地處國道318線、243線交匯處,距在建的南大梁高速僅需10分鐘車程。目前,正著力投資9000萬元修建渝宜高速公路云龍出口至屏錦鎮的快速通道,投資1.5億升級改造屏錦鎮至回龍鎮、屏錦鎮渝江路至柏樹橋的農村聯網公路,屆時,交通將更為便捷,將輻射區域擴充至新盛、龍門、明達、禮讓、七星、龍勝、虎城、璧山等鄉鎮。
五、小鎮特色
(一)4A級景區——西部氧吧前景廣闊。
屏錦鎮既是百里竹海的入口,也是腹地,重要景點集聚。梁平縣百里竹海由兩山夾一槽的35萬畝、37個品種成片天然竹林形成,是西部最大、重慶庫區唯一的天然竹海,被譽為“竹類博物館”和“壽竹之鄉”。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達5700個,為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清新空氣負氧離子標準濃度的5倍。2015年國家林業局授牌“中國森林氧吧”,梁平縣正按照5A級景區的標準,高規格、高標準地將其建設成為4A級景區。
屏錦是西南地區竹資源儲量最大的鎮之一,是百里竹海景區的主戰場,涉及區域達27.79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總面積約565.98公頃,游客接待人數約23000人,其中度假游客接待人數約13800人。將打造竹豐天池、觀景塔、竹海農家樂集群、攀巖區等景點,可集探險、休閑、養生、度假等功能于一體。
近年來,該鎮緊緊圍繞百里竹海景區建設主題,拓寬景區道路、改造沿途民居風貌,全面關閉搬遷限養區和禁養區的畜禽養殖場,加快淘汰造紙、煙花爆竹等落后產能,關停鹽井口水庫水資源保護區及百里竹海風景名勝區內的非煤礦山等,并逐步關停所有的煤礦、石膏礦和采石采沙場,禁止砍伐保護竹林資源,抓住旅游主線謀發展,讓山綠、水清、天藍成為永恒。
(二)“兩湖兩區”特色凸顯。
屏錦鎮結合如火如荼建設的百里竹海4A級景區打造,依托以秀麗的湖光山色為主要特色的“屏錦七景”,即明月湖、左柏湖、蝴蝶谷、天寶山、狐貍嘴、老龍洞、觀音洞,重點開發“兩湖兩區”,讓其與百里竹海景區相映成輝、相映成趣。同時,屏錦還擁有金龜島、天生洞、梁祝亭、吟詩亭、天生橋、猴子撈月、含羞嶺、五步輕云、明月湖大壩、狐貍嘴廟等多處游玩價值高的景點,還有有體現屏錦民俗文化風情的帽合山觀景點、民俗文化廣場和紀念碑,F已配套發展星級農家樂4家和“木版年畫”、“梁平竹筍”等特色旅游產品,以生態養生、休閑 觀光、激情狩獵為重點的各景點吸引著四方來客。2015年,實現旅游收入1.2億元。
明月湖:被譽為“群山鎖銅”的明月湖,水域面積達一千三百七十二畝,現有環湖公路和景區公路 公里。明月湖宏偉壯觀,湖壩兩側巨石矗立,爭高競奇,如遇溢洪之季,湖水沿壩頂奔騰直瀉,形成瀑布飛珠濺玉,霧氣蒸騰,有“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味,蔚為壯觀。水庫四周群山環抱,山青水秀,清靜幽雅,湖中有一島嶼,面積三十八畝,島上野花異草通茗,灌木茂密,山路曲折蜿蜒幽靜。有各種文化娛樂、冷飲、茶座等設施供游客玩耍。明月湖風景區交通方便,驅車直入,川鄂公路從此通過,景區設有旱冰場、游船、飲食、商店、旅社,吃住方便,可供四季游覽。目前,常有達州、大竹、墊江、忠縣等地游客前來避暑休閑,健身娛樂,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讓游客流連忘返。
左柏湖:湖區位于屏錦鎮龍河村、柏樹村境內,分東西兩個湖區,中間用通水隧道連接,形成獨具特色的天然景區。左柏湖也是重慶市的重點水利建設項目,預計投資5.2億元,湖區總庫容1037萬立方米,修建環湖觀光公路32公里。湖區有犀牛神王、鯉魚躍龍門、鴛鴦劍怒斬霸王龍、黃桷神醫、水口寺張飛賣肉等民間、神話傳說。左柏湖將在2年內建成,屆時,屏錦鎮將借助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打造以觀光農業、休閑旅游為主導的特色景區。
蝴蝶谷景區:景區位于屏錦鎮竹海村廖家梁子,規劃區海拔分布在730"913米之間,最大高差183米。景區規劃152.35公頃,擬投資3億元打造。景區立足蝴蝶谷優質的資源特色和生態環境,以童話故事《蝴蝶仙子》為線索,借助竹境—仙境—夢境—樂境—逸境五種意境的烘托,以蝴蝶多樣文化體驗為核心,以休閑、游樂、度假、養生為輔助,構建整個蝴蝶谷景區的產品體系。目前,景區的百鳥朝鳳園、鴕鳥園、孔雀園、蝴蝶廣場、竹林樂園、接待中心已建成,吸引周邊長壽、墊江、大竹、達州等多地的游客。同時,趣林科普區、密林探險區、凌空索橋、狩獵場、黑虎寨等景點也在緊鑼密鼓打造中。
天寶山景區:景區位于屏錦鎮筍溝村,規劃面積336公頃。景區按照“一心•一帶•四區”的總體空間布局形式構建,即文化體驗核心、濕地景觀帶、綜合服務區、鄉村休閑區、果蔬體驗區、茶山游賞區,重點打造 摩崖金觀音、陶源村、天寶茶博園、禪林雅居、原鄉水樂園、九曲花溪、佛滿堂、童趣園等景點。其中,以300畝林下有機茶場為資源,生產的“一箭春”金寶眉綠茶、紅茶,雙雙榮獲全國金獎,并將沖擊世界大獎。已建成的健身步道、野花谷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觀光度假。
(三)歷史文化底蘊厚重。
全鎮現有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30余項,有天源寺(建于咸豐年間,當時建三殿、七塔,相傳朱元璋在此地修過道)、四方漢墓群、王家花院子(傳統村落)等9處傳統風貌建筑,保持著原有的傳統風貌,極具觀賞價值,七橋西師街為西南師范大學(現西南大學)的發祥地。民國時期,屏錦街上有“茶館說書”、“打圍鼓”,民間紅白喜事有吹手鑼鼓,逢年(春節)過節有獅子、籠燈等歡慶。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屏錦鄉紳李西平與墊江縣新場的童世澤共同創辦“錦新川劇社”,曾在梁平縣城戲園子演出。建國初期,春節期間扭秧歌、打腰鼓、打錢棍、彩船、獅子、籠燈、吹手鑼鼓一齊出動,熱鬧半月之久(從正月初一到十五)。
該鎮有梁平木版年畫、抬兒調、癩子鑼鼓、民間吹手、手工舀紙、手工刷紙、民間錢棍、民間彩龍船、民間獅舞、石磨豆腐、竹編、木工、土陶、石雕、水龍、獅舞、藤編、紙扎、木雕、春節偷青、手工縫紉、孝歌等2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梁平木版年畫是“梁平三絕”之一,曾被譽為川東奇葩,2000年被評為巴渝十大民間藝術之一,于2006年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在2010年發行了特種郵票,享譽中外。梁平木板年畫第六代傳承人徐家輝代表重慶市赴英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參加重慶市在海外的“文化周”交流活動,并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木版年畫搶救與保護工作“特殊貢獻獎”。目前,梁平木板年畫在國內外年銷售量約1.2萬張。屏錦人金鼓先生于1953年填詞歌曲《太陽出來喜洋洋》,在全國范圍廣為傳唱;著名書畫家詹孝善作品曾多次入選國家級書法展。
全鎮先后建立3個文物、“非遺”展覽陳列室,現有明月廣場等各類文化活動場所8個,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建有圖書屋21個,傳統文化、現代文化欣欣向榮,有線電視全覆蓋、廣播村村響。鎮文化服務中心被評為了國家一級服務單位,該鎮被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屏錦鎮還將進一步發掘、傳承和弘揚這些傳統文化底蘊,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品味和參與。
(四)觀光農業不斷增效。
按照縣委、縣政府集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鄉村于一體的發展思路,屏錦鎮正全力打造龍溪河兩岸集特色蔬菜、水果、漁業、采摘體驗、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園。園區占地8350畝,規劃有現代農業種植核心示范區、精品果園種植區、特色淡水魚養殖區等12個功能區,以萬年、湖洋、和睦為中心,輻射屏錦、七橋、芋合等村。目前,2.5公里產業大道擴建、8個自動化鋼化玻璃蔬菜大棚安裝工作都在如火如荼進行著。建成后將引導更多的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入駐園區,形成“一帶一特,一區一品”的觀光農業發展新格局。
該鎮還在四方、七橋、湖洋等村大力發展核桃、中藥材、特色水果等種植基地,萬年村特色果園有臺灣長果桑、無花果、綠色西瓜等營養豐富的水果,楠木村特色制作工藝產品“白麻糖”別有風味,雨雷禽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雨雷”牌土雞蛋于2014年成功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梁平紅羽土雞”在獲得重慶市地理標志的基礎上,正申報國家地理標志認證。
六、經濟基礎
屏錦鎮極負盛譽,是著名的“筍竹之鄉”、“煙花爆竹之鄉”和文化部授予的“文化藝術之鄉”,是全國重點鎮和重慶市首批市級中心鎮,是市級經濟百強鎮、商貿中心鎮、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是梁平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副中心和重要的經濟增長極。近年先后榮獲國家農業普查先進集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梁平木版年畫傳承基地、重慶市戶籍制度改革工作先進集體、梁平縣“工業五強進步鄉鎮”等國家和市縣榮譽183項。在重慶日報舉辦的“重慶之最”網絡評選活動中,入選“重慶市十大宜居鄉鎮”。
屏錦自古以來就是梁平西部地區的物資集散地,商貿繁榮、市場密集。特別是通過近年來的重點打造,限上商貿企業達到8家、大型超市達到8個(其中大型連鎖超市2個)、現有銀行網點8個、農貿市場2個、商貿市場2個、電子商務點5個、客運站1個、餐飲店102個、賓館旅店15家,僅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就達到7.69億元。繁榮昌盛的市場,凸顯了屏錦無可替代的區位優勢,成為名副其實的集政治、經濟、文化、商貿、物流為一體的梁平的“副中心”。
工業經濟,是屏錦輝煌成就的支撐。屏錦承接梁平縣特色工業園區產業輻射,是全市小企業創業基地之一,并被重慶市中小企業協會評為先進單位,全力推進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扶持優勢傳統產業,探索綠色發展振興生態工業新路,著力構建“一基地兩支柱三園多行業”的工業格局。其中,微型企業創業園已初具規模,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竹產業工業園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起來的建材工業和新型竹制品工業,已經成為兩大支柱產業,開發的高性能優質耐火材料、陶瓷粘土、衛生潔具、空心磚等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拳頭產品活性炭、家具、旅游工藝品更是供不應求。全鎮現有各類特色工業企業197家,其中,產值在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13家,被縣委、縣政府評為了“工業五強進步鄉鎮”。
2015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19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53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4.45億元,轄區內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5.27億元,貸款余額0.95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60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6848元。
七、功能設施
(一)城鎮功能日趨完善。
結合鎮域總體規劃和城鎮控制性詳規,以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為契機,先后投入資金5億元,完成舊城改造拆遷面積10萬m2,新建建筑面積達30萬m2。相繼建成錦華小區、西師街、商貿中心等現代簡歐風格住宅小區7個,打造錦水廣場、木版年畫廣場等極富文化氣息的休閑廣場5個,其中,梁平木版年畫廣場被重慶市建委評為“2012年度十佳市民廣場”。以傳統產業和文化元素為支持,將木版年畫、百里竹海的竹元素融入城鎮建設,在全縣鎮鄉中率先建成高品位、高格調的七屏公園,形成了“一湖一園一中心”特色景觀。正在實施建設的七屏公園壹號小區,投資1億元,建設規模5萬余平方米,將進一步提升城鎮形象。目前,場鎮常住人口增加至3.4萬人,城鎮建成區面積達3.07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50%。同時,還協調運用石油開發公司的大片閑置地,綜合運用煙花爆竹企業提檔升級后退出的工業用地,具有豐富的土地使用資源。
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征地,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和分戶集資、村民自愿”的方式,集中規劃打造了3個花園式農民新村,其中,“馨和家苑”農民新村被評為“重慶市2011年度十佳農民新村”,康居示范點萬年村入選新華社重慶站“美麗鄉村”圖片展播活動。具有風格特色、抗震設防和功能布局等優點的巴渝新居建設,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深受群眾好評。
(二)配套設施注重宜居。
特色旅游,必須同時崛起集吃、住、行、游、購、娛一體的特色集鎮,有齊備的文化教育設施、宜居的生活保障。屏錦鎮文化教育衛生設施齊備,全鎮共有3所小學、2所初級中學,教職工800余人、學生6766余人;幼兒園25所,在園幼兒1758余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有職業培訓學校和專業培訓機構5所,影劇院1個,二級甲等(梁平縣第二人民醫院)醫院1所,村級標準化衛生室46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個、農村幸福院2個。其中,梁平縣第二人民醫院已發展成全縣規模最大、醫療設備最完善的鎮鄉醫院,共有病床163張,醫護人員153人(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護師3名),并輻射周邊袁驛、竹山、回龍、聚奎、蔭平等鎮。屏錦中學經由中組織部特殊黨費援建后,成為了一所輻射梁平中、西部片區的現代化農村高中。
民生宜居設施完善,完成了場鎮道路白改黑等工程,正著手水網、電網、氣網的改造和場鎮人行道、外立面的提檔升級改造。重視農村公路通達率,全鎮建成鄉村水泥公路435公里,基本達到進村入戶。有鹽井口、左柏2個大型水庫,重慶市一級政府專職消防隊1個,輸氣站、配氣站各1個,輸氣井10口(日輸氣量達50萬立方米),燃氣安裝公司2家,累計4200余戶居民安裝使用了天然氣、農村居民近3000戶。累計完成農村三格式衛生廁所改造4000口,建清潔能源沼氣池1200余口,建農村安全人飲工程19個。建成污水處理廠2個,垃圾中轉站1個,設置垃圾收運箱55個。
八、規劃建設水平
屏錦鎮已實現場鎮市政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雨污實現分流,市容市貌干凈整潔,市場及交通秩序文明有序。進一步改善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促進特色旅游和綠色觀光農業的迅猛發展,以商貿促旅游,以旅游帶商貿,推動商貿旅游深度融合,順利完成工業向商貿業、旅游的轉型。把屏錦培育成梁平中西部的物質集散中心、旅游勝地和百里竹海景區的后勤保障基地。
(一)基礎設施抓建設。
以國家重點鎮和市級中心鎮建設、特色小鎮申報為契機,加快商業網點和專業市場建設步伐,重點建設一批上規模、上檔次、輻射面廣、設施配套完善的商貿市場,形成“一中心二商圈四市場”的商貿格局,建成物流配送中心(汽車銷售和服務中心)、進一步完善屏錦商貿服務中心,建成七橋商貿服務中心、四大專業市場(建材交易專業市場、竹木交易專業市場、農副產品綜合交易市場、旅游產品交易市場),切實加強對市場的指導、監控、治理,規范市場發展,保障市場秩序。另外,努力提升現代商業形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提升網絡購物和農副產品網上直銷的份額,大力引進一批大型超市入住屏錦,新發展限額以上規模流通企業10家以上,在居民區設立便民超市、連鎖店、專賣店和社區商業服務中心。
(二)服務配套抓提升。
重點發展以托幼養老、醫療保健、家政服務、職業中介等為主的實體和電子商務社區服務業,滿足城鄉居民對社會服務的消費需求。加速城鎮擴面,加快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速度,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強化物業管理,加快產業帶動步伐,促進經濟增長,并且以舊區改造和城鎮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房地產業,加快發展住房消費信貸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業務,促進居民貸款消費。大力發展金融、保險市場,力爭縣內各家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均在屏錦設立分支機構,積極搭建民間資本融資平臺。另外,通信、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要根本上得到改善,電話普及率、閉路電視網絡、國際互聯網絡入戶率要進一步擴大,切實改善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
(三)場鎮秩序抓管理。
全面加快我鎮小城鎮建設步伐,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重建重管,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屏錦鎮制定了城鄉建設和管理辦法,建立了強有力的場鎮管理隊伍,成立了以建管辦、市政環衛所為主的工作專班,把場鎮和農村環境管理工作行程制度化、常態化。駐鎮的縣綜合執法局第一執法大隊、交通稽查中隊、交巡警中隊,相互配合,確保了管理的規范有序、聯勤有力、長效有發的良好格局。
九、創新舉措
(一)堅持科技創新。突出科技教育的先導地位,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走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發展新路,加快鎮村融合步伐,創新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高其科技含量和產品檔次,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二)綠色開放發展。堅持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以生態健康為前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嚴守“五個決不能”底線,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和資源優勢,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鎮域經濟發展格局。
(三)協調持續發展。圍繞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堅持經濟建設、社會事業和人的全面發展同步發展,推動城鎮、美麗鄉村聯動發展,統籌推進重點區域開發建設,促進場鎮與村、村與村之間協調發展。
(四)先行示范。立足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示范、國家重點鎮、市級中心鎮的基礎,要在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建設等各個方面,堅持體制機制創新,堅持開放發展,爭取政策,確保先行,敢闖善為,為全縣經濟社會進步起到示范和帶動效應。
(五)發展成果共享。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在發展中逐步提升教育、就業、住房、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食品藥品安全、自然災害防御、安全生產等公共服務水平,切實保障人民合法權益。